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少年司马朗文言文注译

2025-10-19 23:22:44

问题描述:

少年司马朗文言文注译,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23:22:44

少年司马朗文言文注译】《少年司马朗》是出自《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的一篇短文,讲述了少年时期的司马朗在乱世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与责任感。文章虽短,但内容精炼,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司马朗早年便具有的远见与担当。

以下是对《少年司马朗》文言文的注释与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原文节选:

> “朗字伯达,少有孝行。年十二,时天下大乱,人多饥困,朗乃出家粟以赈贫乏。乡里皆称其贤。”

二、注释与翻译:

原文 注释 翻译
朗字伯达 “朗”为名,“伯达”为其字 司马朗,字伯达
少有孝行 少年时期就具有孝顺的行为 他年少时就有孝顺的品行
年十二 十二岁 十二岁时
时天下大乱 当时天下大乱 当时天下动荡不安
人多饥困 人们大多饥饿困苦 人民大多饥饿贫困
朗乃出家粟以赈贫乏 于是拿出家中粮食来赈济穷人 司马朗于是拿出自家的粮食来救济贫困的人
乡里皆称其贤 乡邻都称赞他贤德 乡里的人都称赞他有德行

三、

《少年司马朗》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了一个年幼却富有责任感和仁爱之心的少年形象。司马朗在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之时,主动拿出自己的粮食帮助他人,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担当。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品德,也为后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文章出处 《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
作者 陈寿(《三国志》作者)
体裁 文言文记叙文
主题 少年司马朗的孝行与仁爱精神
人物特点 聪明、有责任感、乐于助人
教育意义 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与仁德的重视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在当今社会中,更应提倡这种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