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善个人简历】何继善,中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中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还在教学与科技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人简介
何继善,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地球物理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长期致力于电磁法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步,并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二、主要经历与成就
时间 | 单位/职务 | 主要工作内容 |
1956-1980 | 中南矿冶学院 | 教授、教研室主任,从事地球物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
1980-1995 | 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995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研究 |
2000年后 | 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 | 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 |
三、科研成果与荣誉
何继善院士在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包括:
- 提出“双频激电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探;
- 发展了“瞬变电磁法”技术,提高了勘探精度;
- 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地质勘探标准;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四、社会贡献与影响
何继善不仅在学术上成就突出,还积极投身于科普教育和社会服务。他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技术指导,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等,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同时,他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球物理人才,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结语
何继善院士以其卓越的学术造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地球物理领域树立了榜样。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国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将知识服务于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