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飞过秋千去完整诗】一、
“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清代词人顾贞观的《菩萨蛮·寄吴见山》,全词为:
> 梦到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 暗香浮动月黄昏,几处梅花,一树斜阳。
> 玉炉沉水袅残烟,半入罗衣,半入吟笺。
> 乱红飞过秋千去,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此句“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整首词中的经典之句,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纷飞、秋千空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婉约,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首词的内容和特点,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名 | 《菩萨蛮·寄吴见山》 |
| 作者 | 顾贞观(清代词人) |
| 出处 | 《全清词》 |
| 原文 | 梦到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暗香浮动月黄昏,几处梅花,一树斜阳。 玉炉沉水袅残烟,半入罗衣,半入吟笺。 乱红飞过秋千去,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 名句 | “乱红飞过秋千去” |
| 意象分析 | - 乱红:指飘落的花瓣,象征春光消逝 - 秋千:暗示空虚、寂寞 - 春色三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
| 情感基调 | 孤寂、哀愁、思念 |
| 艺术特色 | 语言婉约含蓄,意境深远,借景抒情 |
| 文化意义 | 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常见的“物我交融”手法,具有浓厚的审美价值 |
三、结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整首词情感的高潮所在。它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顾贞观的才情,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那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