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这首诗通过描写蝉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和志向的追求。
一、
《蝉》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虞世南的作品。全诗以蝉为题材,借物抒情,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其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寓意深远。
该句的意思是:蝉栖息在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力量。这既是写蝉,也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写照,表达了一种不依赖外力、靠自身品质赢得尊重的思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出处 | 唐代·虞世南《蝉》 |
作者 | 虞世南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诗的主题 | 借物抒怀,表达高洁品格 |
名句解析 | 蝉居高处,声音自然远播,不靠秋风 |
诗歌背景 | 诗人借蝉自喻,表达不慕荣利、清高自持的志向 |
三、结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是虞世南对蝉的生动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来源于内在的修养与品格,而非外在的条件或环境。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