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意思是什么】“垂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的样子。这个成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对食物的渴望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释义
垂涎欲滴:
意思是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形容非常馋,特别想吃东西。多用来形容看到美食时的极度渴望和兴奋状态。
- 垂涎:指口水往下流。
- 欲滴:快要滴下来,形容程度非常深。
二、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类型 | 动词性成语 |
出处 | 《史记·陈丞相世家》:“其母曰:‘吾闻之,妇人见其子之贤也,必以私爱自重,而不能以公义为念。’于是乃泣下,垂涎欲滴。”(注:原意略有不同,后世演变为形容馋态) |
常用场景 | 描述对美食的强烈渴望、被美食吸引、形容人贪吃等 |
近义词 | 胃口大开、垂涎三尺、饥肠辘辘 |
反义词 | 食不知味、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三、例句解析
例句 | 解析 |
他一看见那盘红烧肉,就垂涎欲滴。 | 表示他对这道菜非常感兴趣,非常想吃。 |
看着别人吃火锅,我垂涎欲滴,却只能咽口水。 | 表达一种羡慕和渴望的情绪。 |
小明一进餐厅就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点了很多菜。 | 形容他非常饿,对食物充满期待。 |
四、使用注意
虽然“垂涎欲滴”形象生动,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时要适度,避免显得过于口语化或不够庄重。此外,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对食物的渴望,若用于其他方面(如对权力、金钱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恰当。
五、总结
“垂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美食的强烈渴望。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增强表达效果。掌握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