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收录于《新五代史·伶官传》之后。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揭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道理,强调了居安思危、戒骄戒躁的重要性。
一、原文节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二、翻译解析
原文 | 翻译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灾祸往往是从细微之处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和勇气的人常常被自己所沉溺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有伶人才会这样吗?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当他把燕王父子用绳子捆起来,把梁朝君臣的头颅装在匣子里,送入太庙,向祖先报告胜利时,他的气势多么旺盛啊! |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等到仇敌已被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个普通人夜间喊叫,叛乱四起,他们仓促向东逃窜,还没见到敌人,士兵就已溃散,君臣相对无措,不知该往哪里去,以至于对着天发誓,剪断头发,泪水沾湿了衣襟,这是多么的衰败啊!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灾祸往往是从细微之处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和勇气的人常常被自己所沉溺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有伶人才会这样吗? |
三、
《五代史伶官传序》虽以伶官为引,实则借古讽今,旨在警示世人:国家的兴衰往往源于日常的疏忽与沉迷。欧阳修通过对后唐庄宗由盛转衰的叙述,强调了“防微杜渐”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文章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核心观点归纳
核心观点 | 内容说明 |
祸患生于细微 | 作者指出,灾祸往往是从小处积累而成,提醒人们要重视细节。 |
智勇易困于所溺 | 有才能的人容易被自己的喜好或沉迷之事所束缚,导致失败。 |
不仅伶人如此 | 文章并非只批评伶官,而是借伶官现象来反思整个社会的风气与治国之道。 |
居安思危 | 强调在顺境中也要保持警惕,避免因骄奢淫逸而走向衰亡。 |
结语:
《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政治与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欧阳修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道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