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卫星是】2009年12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科普卫星——“希望一号”。这颗卫星是中国首颗由青少年参与设计、制造和测试的科普卫星,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希望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是一次航天技术的实践,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科学启蒙行动。
一、
“希望一号”卫星是由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制的科普卫星,于2009年12月15日搭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升空。该卫星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有大量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体现了青少年在航天领域的实际贡献。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太阳帆板展开试验、姿态控制测试等,同时也用于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卫星名称 | 希望一号(Hope-1) |
发射时间 | 2009年12月15日 |
发射方式 |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
研制单位 | 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
参与人员 | 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
卫星用途 | 科普教育、空间实验 |
主要任务 | 太阳帆板展开试验、姿态控制测试 |
意义 | 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推动科技教育发展 |
通过“希望一号”的发射,不仅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航天工程,也为中国未来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这颗卫星的诞生,是科技与教育结合的典范,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次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