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苞蘖相关词语

2025-08-30 11:32:38

问题描述:

苞蘖相关词语,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0 11:32:38

苞蘖相关词语】在汉语中,“苞”和“蘖”是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汉字,常用于植物学或文学语境中。它们不仅在字义上有一定的关联,还常常出现在一些固定搭配或成语中,形成相关的词语体系。以下是对“苞蘖相关词语”的总结与整理。

一、词语总结

1. 苞:指花的初生阶段,也指植物未开放的花蕾。在古代诗词中,“苞”常用来形容花未开的状态,带有含蓄、内敛之意。

2. 蘖:本义为树根处长出的新枝,引申为旁支、分支。在古文中,“蘖”也常用来比喻旁系亲属或非正统的分支。

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组合使用,如“苞蘖”,意指植物的新生部分,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衍。

二、相关词语表

序号 词语 拼音 含义解释
1 苞芽 bāo yá 植物未开放的花蕾或嫩芽,象征新生。
2 苞衣 bāo yī 花朵外层的保护结构,类似花瓣。
3 苞片 bāo piàn 包裹花朵的叶状结构,常见于花序中。
4 苞孕 bāo yùn 指花苞孕育果实,比喻事物正在发展过程中。
5 蘖生 niè shēng 指树木从根部生长出的新枝,比喻新生力量。
6 蘖枝 niè zhī 树木根部或主干上长出的侧枝。
7 蘖根 niè gēn 植物根部萌发的新枝,象征生命力顽强。
8 苞蘖 bāo niè 指花苞与新枝,象征生命延续与繁衍。
9 苞蕾 bāo lěi 花未开放时的形态,多用于描写花卉。
10 苞米 bāo mǐ 即玉米,因外壳包裹果实而得名。

三、语言应用与文化意义

在古典文学中,“苞”和“蘖”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成长及传承的思考。例如,“苞”多用于描写花的含苞待放,象征希望与期待;“蘖”则多用于描述植物的再生能力,寓意坚韧与延续。

此外,在现代汉语中,“苞蘖”虽不常用,但其词义仍可作为文学修辞的一部分,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苞蘖相关词语”不仅是植物学中的专业术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