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什么意思】“亭亭玉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姿态优美。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的外貌,有时也用于形容植物或建筑物等具有挺拔、秀丽之感的景象。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亭亭玉立 |
拼音 | tíng tíng yù lì |
注音 | ㄊㄧㄥˊ ㄊㄧㄥˊ ㄩˋ ㄌㄧˋ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人(多为女性)身材修长、姿态优美;也可形容植物或建筑等挺拔秀丽。 |
出处 | 出自《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后经文学演变,逐渐形成“亭亭玉立”的说法。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描述女性 | “她站在人群中,亭亭玉立,气质非凡。” |
描述植物 | “河边的柳树亭亭玉立,随风摇曳。” |
描述建筑 | “那座塔亭亭玉立在山巅,显得格外庄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玉树临风、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
反义词 | 肥头大耳、矮小臃肿、粗壮笨拙 |
四、常见误用
- 误用对象:虽然“亭亭玉立”多用于女性,但也可以用于男性或非生物,不应局限于性别。
- 语境不当:不能用于形容动作或行为,只能用于外貌或形态。
- 搭配错误:如“他亭亭玉立地走过来”,这种用法不恰当,应改为“他挺直地走过来”。
五、总结
“亭亭玉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或物的姿态优美、挺拔秀丽。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了解其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可以清晰地理解“亭亭玉立”的含义、用法及注意事项。